本報記者 李新玲《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04日06版)
  1948年冬天在英國愛丁堡大學
  2006年在北京大學住所外
  9月2日,在北京初秋的一場大雨中,夏培肅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世界各地趕來的人們送別這位被稱為“中國計算機之母”的老人。
  “中關留倩影,計算記芳魂”。有人用這兩句話表達自己的思念。
  8月27日晚間,91歲的夏培肅院士去世。中科院計算所在訃告中這樣介紹夏培肅:“著名計算機專家和教育家、我國計算機研究的先驅和我國計算機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些提法非常準確,夏先生擔得起這種尊重。”曾擔任聯想集團首席科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祝明發說。
  在以男性為主導的計算機領域,儘管是一名女性,但是夏培肅依然被尊稱為“先生”。這種稱呼確屬罕見。
  我國第一臺自行研製的計算機的締造者
  夏先生一生低調,她的資料和照片都不多。
  1947年赴英國留學;195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1年秋天,夏先生回到國內。
  “一個人在一生中,常常會有一些改變命運的重要轉折點。對於我來說,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出現於1952年的一個晚上——我第一次謁見華羅庚教授時。”這是夏先生回憶自己涉足計算機領域時,曾經說過的話。正是這個轉折點,使她成為我國計算技術的開拓者。
  1952年,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華羅庚教授提出要在中國研製電子計算機,夏培肅積極響應。1953年年初,我國第一個計算機科研小組成立,小組只有3個人:閔乃大、夏培肅、王傳英。當時,國內沒有一本敘述電子計算機原理的書,他們就從英文期刊中一點點查找,並一個字一個字抄錄下來,制定了開發思路。
  由於院所調整以及人員變動,到了1958年,最早的3人小組中,只有夏培肅一人堅持下來。1960年,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的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計算機設計試製成功。這台計算機振奮了國人。
  而夏先生完成了該機的總體功能設計、邏輯設計、工程設計、部分電路設計以及調試方案設計,採用當時先進的磁芯存儲器也是夏先生提出來並主導設計的。這台占地60平方米的電子管數字計算機,磁芯存儲器的容量為1024字,可以連續工作20個小時。
  之後,107計算機安裝在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是我國高校中第一臺計算機。除了為教學服務外,107計算機還接受外單位的計算任務,包括潮汐預報計算、原子核反應堆射線能量分佈計算等。
  大量計算機學科人才師從夏先生
  “一是對我國的計算機事業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二是培養了大量計算機學科人才,這是夏先生最突出的兩點成就。”祝明發教授這樣評價他所尊敬的夏先生。
  當時,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國內設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其中有一個研製高性能並行計算機的任務,夏先生帶領剛從美國回來的李國傑、祝明發以及英國回來的林琦三個“洋博士”組成了力量雄厚科研小組,參與開發研製。這個項目的研究工作,對今後曙光、龍芯研究開發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李國傑、祝明發都是在夏先生的盛邀之下,回到計算所的。
  祝明發後來曾任曙光1000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系統和聯想深騰1800/6800超級計算機總設計師,組織指揮了國家863計劃6個型號的大規模並行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研製工作。
  李國傑後來則擔任了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國科院計算所所長,領導中科院計算所和曙光公司發展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研製龍芯高性能通用CPU芯片,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夏先生還參加了中科院計算所的籌備和建立。當時,在清華大學等高校的配合下,計算所舉辦了4屆訓練班,為期一至兩年。培訓班從各高校的數學、物理等專業選了700多人,培養計算技術專業人才。夏先生是歷屆計算機訓練班的業務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編寫了《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這是我國在這方面的第一本講義。訓練班學員中的許多人後來成為我國計算機界的領軍人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也是夏先生一手創辦的。
  中科院計算所有一個統計:夏先生一共培養了60多名研究生,其中有兩名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不少人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主張發展高性能計算和自主芯片
  “60年代中期,夏先生就解決了大型計算機在高速信號傳輸時出現的波形畸變問題。她有詳盡的理論分析和大量實驗。”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唐志敏1985年從南京大學畢業,考入計算所師從夏先生。他記得,夏先生當笑話說起過這件事。“文革”中,夏先生受到衝擊,一段時間不能直接從事科研。當時進行1025機攻關的同事遇到這個問題,就偷偷來找夏先生詢問。
  “她也據此為自己後來負責設計研製的多台高性能計算機制定了具體的電路工程設計規範。”唐志敏解釋,計算機專業的人不懂電路造成的信號傳輸問題,而夏先生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非線性電路的,正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夏培肅先後負責研製完成5個計算機系統,它們各有自己的特點。20世紀90年代中期,她擔任國家攀登計劃B“高性能計算機中的若干關鍵問題的基礎性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時,提出高速互連網絡的思路,可以互連數以萬計或更多的處理機。
  “她最想做的就是要讓中國的計算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祝明發教授說。他認為夏先生為此一直在進行著各種創新。
  夏先生多次以書面的形式向有關部門建議:“我國應開展高性能處理器芯片的設計,建議國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產業的發展,否則,我國在高性能計算技術領域將永遠受制於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她就設計試製成功高速算術邏輯部件芯片。90年代,她又負責設計試製成功兩種高速運算器部件芯片。
  除了科研和培養人才外,夏先生還創辦了在中國計算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學報》和對國外發行的《JCST》(計算機科學技術學報),並擔任主編。計算機方面的工具書《英漢計算機辭典》也是夏先生與他人合編的。
  這些都不是夏先生追求的
  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即使到老年也是如此,這是很多人對夏先生的記憶。
  “這與她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有關。”在唐志敏的印象里,夏先生無論對誰都非常平和,但是在學術上對學生的指導是一絲不苟。
  她的一個學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自己的論文根據夏老師的要求修改了26次,歷時8個月。夏培肅對論文的學術內容、章節安排、遣詞用句,甚至標點符號,都進行了仔細推敲和修改。
  計算所的很多人都知道夏先生的一個學術原則——不同意在學生的論文中署名,除非自己在其中有實質性工作。而她的弟子們,歷來十分小心,不敢在自己的文章中隨便署上導師的名字。
  唐志敏到計算所讀碩士,夏先生除了推薦文獻書籍,還給他制定研究方向,建議如果只讀碩士,可以做工程項目,比如車載計算機;如果讀博士,就要把研究方向制定的更遠一些,讀更前沿的文獻。
  “夏先生總是在思考,思維非常活躍。”唐志敏說:“她對國際情況瞭解多,對技術發展非常敏感,不墨守成規。”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夏先生已經年逾古稀,雖然沒有再牽頭搞項目,但是她繼續自己的研究——量子計算機。夏先生的丈夫楊立銘院士是理論物理學家,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討論。
  “她認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前沿課題。她寫了一篇量子計算的綜述,是從計算機研究人員的角度看量子計算機,深入淺出,非量子物理專業的計算機人士可以看懂,非常有價值。”唐志敏常去看她,聽夏先生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她常說,你們年輕人要做課題,我可以想些更超前的。”
  70多歲的時候,夏先生還每天騎車到計算所上班,被所里“制止”幾次後,才同意坐所里派的車。
  夏先生千古之後,很多人最近才得知這個陌生的名字。在互聯網飛速發展、IT英雄不斷涌現的今天,這是一個反差。中國青年報記者上網搜索關於夏先生的報道和資料,也是寥寥。唐志敏說:“這些都不是夏先生追求的。”
  (以上圖片均由中國計算機學會提供)  (原標題:夏培肅:英雄輩出行業的無名先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rxketii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